沉浸式体验剧本杀 https://www.td010.com 乌克兰危机越来越诡异。三个转折点,出了三件事情。第一次是俄罗斯演习完毕,俄军撤回军营,当时大家都感觉拜登嘴中的“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可能性减小,结果乌克兰炮击顿巴斯平民区,越界炸毁俄罗斯边防哨所;第二次是俄乌谈判出现进展,俄军撤出基辅,结果乌克兰两架直升机进入俄罗斯,空袭加油站;第三次就是俄军没有对乌克兰越境空袭大规模反击,眼看着危机要缓和,结果所谓的“屠杀平民”出现了,德国、法国大规模驱逐俄罗斯外交官,英国作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不让召开安理会会议,拜登继续破口大骂。在这一波操作中,德国却遭遇盟友的点名批评,被称为制裁俄罗斯的“最大路障”,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是德国?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看德国的情况,不仅是欧洲的经济引擎,而且油气对俄罗斯依赖度大,既要有气生活供暖,而且化工企业要运行,实在是离不开俄罗斯!目前,欧洲对俄罗斯石油进口达到30%,天然气40%,但德国进口石油达到35%,天然气达到了55%,煤炭达到50%。所以早在3月7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就表示,尽管俄罗斯在乌克兰展开军事行动,德国仍将继续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等。也正因为如此,波兰总理称德国成为制裁俄罗斯的“最大路障”。 但德国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根据德国统计部门的数据,自2月22日以来,工业领域的生产物价指数PPI上涨了25.9%,能源价格在这一时期提高了惊人的68%,中间商品价格也提高了21%。在消费领域,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增长了22.5%,远超通货膨胀水平。随着超过三百万的难民逃离乌克兰进入了欧盟境内,战争给德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已经显现。德国人民无法像美国一样仅仅接受7名乌克兰难民。 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德国是欧盟国家中相对有责任心的,德国很可能是导致危机突变的关键性因素。对于这一点,德国前总理默克尔都忍不住站出来了。据美国时政媒体“政客新闻网”欧洲版4月4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3日在讲话中抨击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和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助长了俄罗斯在乌克兰犯下战争罪行”。2008年北约峰会时,德法领导人坚持没有让乌克兰加入北约。 泽连斯基这次批评指的就是这件事情,认为德法政客害怕俄罗斯,为安抚俄罗斯导致误判,让乌克兰在之后的14年里陷入战争深渊。对于他的这番说法,已卸任德国总理的默克尔通过其发言人作出了回应,仍坚持认为自己在2008年北约峰会上所作的决定是正确的,并表示了三点意思:一是坚持当时在北约峰会的决定;二是认为乌克兰布恰市和其他地方的‘暴行’越来越明显;三是支持德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支持乌克兰、结束俄乌冲突的所有努力。 看来,默克尔也毫无保留地相信了表演痕迹太明显的“乌克兰布恰街头平民遗体”,但这样大的事情,的确需要联合国平台主导的国际社会调查。何况此地目前控制在乌克兰手中,调查应该不存在任何障碍。英国《卫报》5日最新消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发言人埃里克·马梅当天在社交媒体推特宣布,冯德莱恩将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本周前往乌克兰首都基辅,会见乌总统泽连斯基。我们看到底是促进和平,还是火上浇油。这最能暴露出这些政客的本质。 目前,波兰总理在4月4日在记者会上公开指责西边邻国德国是对俄制裁的“主要绊脚石”。德国能源消费者协会主席也警告称,暖气、汽油和电力的价格今年都会翻倍。4月4日,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宣布,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德国子公司将被置于德国政府机构“托管”之下。 这一切情况,正处于普京已经签署“卢布结算令”之后,但尚未切断油气供应之前。而且俄罗斯已经明确宣布,将扩大“卢布结算令”的范围,一旦不执行俄罗斯的“卢布结算令”,对德国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而德国如果执行“卢布结算令”,对美国和欧洲制裁俄罗斯的包围圈就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同时还会有连锁反应。比如,进口俄罗斯油气占比达到85%的斯洛伐克,已经明确宣布,遵守普京“卢布结算令”。 由此来看,德国作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终将不可避免地引发突变,美国制裁围堵俄罗斯将要土崩瓦解,拜登将更加焦虑。 一句话总结:美国心中最丑恶,德国失德到有德,俄国除恶斗美帝,中国中流砥柱,稳乾坤,抗恶霸,为人民,惠天下。 秦安,2022年4月6日,北京。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