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奇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有人要传唱华国锋,纪登奎:不能这样唱,他只有18个兵

2022-03-30/ 芬奇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70年代,纪登奎曾经短暂地分管宣传工作,有人拿给他一首歌,要他签字批准,然后推广宣传,纪登奎却说,不能
神马看看在线看最新电影 https://www.shenmamov.com

70年代,纪登奎曾经短暂地分管宣传工作,有人拿给他一首歌,要他签字批准,然后推广宣传,纪登奎却说,不能这样唱。很快,纪登奎就被通知不再分管宣传工作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纪登奎)

先说纪登奎,他是山西武乡人,建国后在河南的许昌担任负责宣传工作的副书记。一次偶然的机会,纪登奎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听完汇报之后,问了纪登奎几个问题。

比如说,毛主席问,你挨过整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挨整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很多人可能就直接回答没有了。纪登奎不然,他如实回答说,挨过整。

毛主席又问,你整过人吗?这个问题更不好回答了,整人更不光彩,很多人可能要当面撒谎,回答说没有。纪登奎又是如实回答,整过人。

毛主席继续问,你杀过人吗?这个问题更加敏感了。纪登奎还是实事求是地回答说,杀过,在剿匪和镇压反革命的过程中,杀了不少人,也有杀错的。

毛主席一共问了纪登奎6个问题,表面上看似闲谈,其实毛主席是在考察他。纪登奎的面相比较厚道老实,他回答问题也是一五一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

毛主席很器重这样的人,干革命做工作就需要这样的人。后来,纪登奎被提拔,进京任职,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北京军区第一政委等职。纪登奎的升迁非常快,真是人如其名,他真的“登奎”了。

虽然身居高位,纪登奎还是不改实事求是的禀性。比如文章开头说的那首歌,那不是一首普通的歌,叫《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歌词的内容是这样的,交城的山,交城的水,交城出了个华政委。

华政委就是华国锋,当时已经是领袖了。按理说,宣传领袖,纪登奎是责无旁贷的。他为什么不签字批准呢?纪登奎和华国锋一样,都是山西人,对于华国锋早年的经历,他有所了解。

华国锋是山西交城人,17岁参加地方游击队,并光荣入党,可以说是根正苗红。1940年,19岁的华国锋在家乡交城担任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敌后的斗争是艰苦的,华国锋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所以到1945年,也就是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那一年,24岁的华国锋担任交城县委书记,同时兼任县武装大队政委。从此,大家都称他为华政委。那首歌要传唱的就是这段历史。

(华国锋)

可是,华国锋这个县大队的政委,手下究竟有多少兵呢?只有18个。比一个班多一点,还不到一个排的兵力,而且还不是正规部队。1945年,粟裕已经是苏浙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和杨成武等健在的开国上将也已经是统率千军万马了。

他们手下像华国锋这个级别的政委,恐怕是一抓一大把。只带18个兵,就这样唱,就这样大肆宣传,让那些健在的开国将帅们听了,作何感想?

纪登奎跟很多健在的开国将帅们都有接触。比如他当北京军区第一政委的时候,军区司令员是陈锡联上将,军区第二政委是秦基伟中将。他们都是统领过千军万马的老将军。

如果纪登奎批了这首歌,那些将帅们听了,心里肯定会不舒服的。宣传这首歌的人,是想提高华国锋在军队中的威望,强调他的革命资历很老,可是做这样的宣传,对于华国锋在军队中的影响其实并太好,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因为这个宣传有点夸大了,有点脱离实际了。纪登奎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所以他坚决不签字。他这样做,其实是为了华国锋考虑的。没想到,却因此被告知不再分管宣传工作。

这段秘闻,是纪登奎晚年退休后,已经时过境迁,有一次,跟儿子闲聊才谈起的。毛主席当年,果然没有看错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