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的营商环境需要经历自我比较和全球横向比较,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在中国亦是如此。目前中国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已取得较大成就,但在全球价值链加速重构、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这一过程还应加快,从而吸引更多更优质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推动中国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从中央层面来说,我能够感受到他们的胸襟更加开阔了。”天津一家跨国公司高管丁先生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丁先生表示,目前政府在起草文件前,相关人员和商协会代表更愿意倾听企业困难。文件正式发布前,政府会公开发布征求意见稿。对企业而言,反映问题的渠道在增多,回应时间在缩短,合理建议也会被采纳,“这是开放应有的胸襟,会让政策更加科学有效,助推企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壮士断腕式的改革正在全面深化,嗅觉灵敏的跨国公司正以其全球视野感受着中国市场的脉动和时代的变迁。 记者日前对十余家跨国公司高管进行的调查显示,跨国公司正在提高对中国市场的多项指标认可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75%的受访跨国公司认为改善较大;在中国产业链配套方面,认为非常完备或比较完备的受访跨国公司分别占37.5%和50%;在政府廉洁度方面,认为很廉洁和比较廉洁的受访跨国公司分别占12.5%和50%,37.5%的受访跨国公司认为时有腐败。 分析人士认为,营商环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则要考量比营商环境更多更复杂的因素。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等传统优势虽然有所弱化,但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链健全等优势仍存。随着制度改革加快和公务员队伍建设更加严格,高素质人才增多以及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一个新的市场正在形成。跨国公司自然能感受到这些变化。 从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分析,中国市场仍具魅力。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355家,同比增长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3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 当然,跨国公司对中国营商环境仍有期待。在上述调查中,仍有37.5%的受访跨国公司对商事法律服务不满意,对社会信用度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占25%和37.5%;对知识产权保护评价偏向较好和偏向较差的受访跨国公司分别占50%;认为区域商务成本很高或较高的受访跨国公司分别占37.5%和50%。在受访跨国公司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排行上,市场竞争激烈、成本提高和税负过重位列前三,分别有62.5%、50%和37.5%的受访跨国公司遇到相关问题。 分析人士认为,优良的营商环境需要经历自我比较和全球横向比较,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在中国亦是如此。目前中国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已取得较大成就,但在全球价值链加速重构、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这一过程还应加快,从而吸引更多更优质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我看好中国的市场前景,2017年会继续在中西部地区投资。”重庆一家跨国公司高级市场总监郭先生这样告诉国际商报记者。调查中,多家跨国公司代表表达了同样的意愿。75%的受访跨国公司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平稳,对改革和开放充满期待,中国目前仍是跨国公司理想的“栖息地”。 南京刑事律师 http://www.148ah.com/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