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垃圾处理场所的异味治理则是难中之难。上海老港基地,这个全球最大以生活垃圾为主的综合处置基地,主要异味指标在短短一年内下降20%,实现“百日无臭”。这一年发生了什么? 秘诀就在老港基地的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馆的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中。 老港基地承担了上海一半的生活垃圾末端处理任务,运营至今已有30多年。由于早期的生活垃圾处置以填埋为主,作业、工艺、管理较为单一落后,成为产生异味的主要原因。 经过多年转型,老港基地的垃圾处置工艺明显提升,过去的脏污地渐渐成为鸟语花香之地。过去一年里,老港基地更是下决心彻底解决困扰市民的垃圾处理场异味问题。在此过程中,既需要进一步提升垃圾处置工艺水平,也需要在市民帮助下,辨明不同异味产生的具体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根治顽疾。 2020年12月11日,上海市国资委在上海城投集团老港基地“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馆”设立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收集市民们的“金点子”,下大力气解决异味问题。 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主要有两种收集方式。一种是在科普展示馆入口处设立信箱,标有“上海人民建议征集城投集团联系点(城投老港)”牌子。同时在科普展示馆、基地监管中心、周边村居等易于接触观察到的地方设置宣传卡,市民们能随时随地识别二维码,把书面建议发送到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 联系点挂牌一年来,联系点收到了130多条“金点子”。老港基地也同时优化管理模式,让专门部门受理投诉建议,改“坐诊”为主动“出诊”,积极发现和收集问题,实地查看、技术溯源,认真辨析异味源头,做到工作前置,切实化解矛盾。 今年上半年,惠南镇远洋万和小区的居民屡次反映老港基地异味飘散。但该小区距离老港直线距离超过8公里,风向也不具备条件,异味因何而来? 老港基地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对接,在异味最易超标的7、8月高温季节,使用流动空气监测仪在小区蹲点监测数周,研究分析异味浓度以及成因。凭借专业人员多年环卫工作经验,以及实地走访查看,最终各方一致判定该异味源为另一方向的其他企业导致。 虽说是个“乌龙”,但正是依靠一份份这样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老港基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有效提升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一年来,老港基地经过标本兼治的多项举措,硫化氢等主要异味指标同比下降20%,基地内人工嗅辨明显改观,基本实现解决异味问题的目标。周边居民投诉率下降80%,从2019年732件、2020年405件,到今年的79件,投诉数量明显下降。 市国资委还开展“上海国企开放日”活动,向公众开放老港基地,增强环保意识,一年来,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馆接待参观人员近一万人次;指导老港基地党委与老港镇所有十个村居委,以及惠南镇、祝桥镇的部分村居委党支部进行共建,组织居民代表到基地深入操作车间,查看场区现场作业,参观资源化、再利用的先进工艺,感受生态苑鸟语花香的改造成果。 许多居民对垃圾集装箱运输、堆场覆膜、渗沥液和气体收集等有了全新的认识,改变了传统垃圾收运处置的粗放型作业观念,促进了居民与企业的相互理解。 今年6月,老港镇村居委组织的环境评价监督团写下“久久为功,百日无臭”的表扬信:“本月是今年第5个无臭月,这5个月我们连短时异味也没发现,可称是‘百日无臭’。这预示着老港人几十年饱受垃圾异味臭的历史将要翻开新的一页。”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植物护肤品牌 http://www.beautywonders.cn/newsinfo/152.html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