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刑事律师 http://www.minglawyer.cn/ 汕头经济特区创办以来,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试验田和重要窗口作用。尤其是近年来,汕头持续深化“放管服”营商环境、国资国企等338项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向区(县)、镇(街道)分别下放434项、483项权限。但是客观来说,目前汕头营商环境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 为此,汕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对审批事项能取消的取消、能下放的下放、能上网的上网、能秒批的秒批;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力争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深化政银合作,推动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村(社区)全覆盖,打造“政务+银行”一站式服务新模式。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政企“直通车”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从汕头市党代会报告的工作部署和最近一系列实践来看,汕头正在努力按照政府自我革命、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要求来优化营商环境。”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主任、副教授阮思余指出,政府有责任、有担当,才能真正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改善的重点在政府,着力点也在政府,当然难点和痛点也在政府。”阮思余认为,即使市场有不规范的行为,也是需要政府去规范、监管和引导,这就对政府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优化营商环境,就要不断强化政府的自我革命意识,把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回应性政府真正建设起来。 阮思余说,必须明确的是,营商环境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打造法治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法治不健全,才导致诸多侵害市场主体的行为。因此必须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用法治政府的制度和行为去激活市场主体的信心。”他说,要建设法治政府,关键还是要依法行政。只有法治政府真正建起来了,才能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尤其是有法治保障的营商环境。换句话说,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势必倒逼法治政府建设尽早提上议事日程。 阮思余还认为,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必须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努力在建设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中双向发力。换句话说就是,政府该作为的地方要坚决作为、主动作为、有所作为,在不该管的地方要坚决让市场主体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的不必要干扰和负面影响。 “汕头市党代会提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对审批事项能取消的取消、能下放的下放、能上网的上网、能秒批的秒批,这其实就是在建设有为政府。”阮思余说,通过建设有为政府,让政府真正担当起来,才能有效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一流营商环境的建设。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