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奇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王毅:美方表示不希望对抗,不搞冷战,希望中美关系重回正轨

2021-10-14/ 芬奇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新京报快讯据外交部官网消息,2021年9月2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视频会晤。王毅表示
最新在线看高清福利在线 https://www.18dy.cc

新京报快讯据外交部官网消息,2021年9月2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视频会晤。

王毅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人民携手奔向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节点。今年又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在中国同联合国的交往合作中,也是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年头。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同联合国的合作,50年来,中国一直是联合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贡献者,我们将继续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作用。

王毅说,当前,世纪疫情加速百年变局演进,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秘书长先生呼吁国际社会不能再分裂、世界不能陷入新冷战。中方对此深有同感。我们坚定反对任何制造分裂、鼓吹冷战的言行。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将继续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中国的发展过去是、今后更将是和平力量的增长、主持公道力量的增强。中国将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王毅表示,针对疫情冲击全球复苏,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遭遇难题,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急需注入新的动力,习近平主席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中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欢迎各方积极参与,形成国际共识,采取共同行动。

古特雷斯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和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高度赞赏中国长期以来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联合国核心地位,表示联合国高度重视并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将加强国际协调,推动落实。

古特雷斯说,中国是全球发展的领军者,在重大全球议程中发挥着引领作用。联合国愿同中国密切协调合作,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倡导相互尊重的国际关系,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挑战,尤其是推动国际社会为发展中国家疫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更大支持和帮助。联合国高度评价中国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是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新贡献。

双方还就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王毅简要介绍了中美关系出现目前状况的来龙去脉,表示中美关系的是非曲直一目了然。面对美方的无理打压和造谣抹黑,中方别无选择,只能也必须挺起脊梁,坚决应对,以捍卫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维护中国人民的正当发展权利。同时也是在维护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美方近期表示不希望对抗,不搞冷战,希望两国关系重回正轨。但关键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使美国对华政策回到理性务实的轨道上来。如果美方履行承诺,中方愿同美方相向而行,共同回答好中美关系向何处去这一世纪之问,就如何搞好中美关系这一必答题交出一份让两国人民都满意的答卷。

延伸阅读

陈经:此时放孟晚舟回国美国国内出了什么问题来源:观察者网

1028天,我们跟着孟晚舟案件的起伏而起伏,而这一事件引发巨大关注的背后,是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中美博弈。“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这是孟晚舟在25日归国途中写下的话,也引发了翘首期盼她回来的中国民众的强烈共鸣。

而这一次,面对强权美国,中国胜利了。

一、胜利的关键因素

孟晚舟事件涉及四方:孟晚舟与华为,加拿大政府,美国政府,中国政府。

因美国对中国的攻击而起,加拿大是卷进去了。加拿大其实不想惹事,加拿大司法部明确说,美国司法部撤回了引渡要求,没理由再继续案子,孟晚舟立即自由。这是最简单的一方。

从手续上看,孟晚舟北京时间25日凌晨与美国司法部的人视频问答,回答了一些Yes、No的问题,走了一个事先说好的过场。双方快速达成了DPA(DeferredProsecutionAgreement)协议,延迟控辩。根据这个协议,美国撤回引渡要求,孟晚舟立即获得了自由,并迅速登上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

在回答美国司法部问题时,孟晚舟明确说自己是无罪的,所以这绝不是一个“认罪获得宽大”的协议。这是中方的态度,孟和华为无罪,坚决不认罪。美司法部意思是,自己定了一些规矩,看看孟之后会不会违反,先延迟起诉,一年后再彻底结案。这几乎等于是最轻的协议,也没有罚金,完全是为了达成协议找个说法,了结案子。

可以认定,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沟通中,为继续谈判提出的前提之一,就是让孟晚舟获得自由。拜登同意了,这不是他惹出来的事,却影响他任上和中国谈判。这个决策,也符合拜登和中国方面沟通相对良好的一贯表现。

事情的关键转折,是拜登政府,或者说美国政府,需要和中国展开一系列沟通与谈判,单方面的进攻无法继续。这是拜登个人温和风格的选择,美国糟糕的国内财政状况也不允许再对中国发动注定没有结果的大规模进攻。因此,拜登选择“长期竞争”,恢复谈判沟通。

从外交与行事风格来看,拜登是相对温和的,长期从事外交沟通,相对体面一些。内里有什么阴谋,虽然可以自由分析,但是从舆论反应来看,孟晚舟事件忽然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无疑是中国的重大胜利。

二、民心大振,士气大振

事件在一天之内就神奇地快速推进,让有的人无法接受。一些人摆弄酸文,去讲所谓的美国法律,非要说孟晚舟“admit”(承认)了美司法部要的事实,于是已经拿到证据了,孟不认罪也无关了,会继续坐实惩罚华为。用这么一套逻辑来给美国强行“挽尊”,说美国胜了,中国输了,或者要输了。

对这种人,可以扔几句英语。第一句:TheveryfactthatDOJhastoissueasolomnstatementonthisonlyfurtherconfirmsasetbackthatjustcan'tbeexplainedaway.

第二句:Sowhat?Anyaftermathshoutingwon'tchangethefactthatahegemonhastoletgoofitsalready-caughtprey.

拿美国法律说事的人,应该能看懂这几句话。这是美国长臂管辖首次不得不放人,再怎么狡辩都没法改变这个事实。之前法国阿尔斯通高管皮耶鲁齐,就是被长臂管辖抓住判刑,法国完全顶不住。而孟晚舟事件刚起来的风向,也是认为孟晚舟会被逐步逼入“美国陷阱”,很难逃脱,任正非甚至声称做好了一直见不到女儿的准备。

中国民众也没想到,晚上刚传消息,没一会人就上了政府包机,很快就到深圳了。这个速度让人有些“喜出望外”,所以大家直觉是个重大胜利,自发在深圳机场高唱爱国歌曲,场面喜庆感人。

拿美国法律说事的人,就是太拿美国当回事。美国法律管用,还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前置清单管用?在这个层面,所谓的美国法律就是个工具,DPA拿出来安排事。中国政府不认,美国政府也并不是没有办法绕过去,美国法律其实各种工具多得很。为了避免干扰,还安排半天之内全部搞定。美国不是再次设下了陷阱,而是被迫放弃了霸权,讲起了一点道理。

美国内部的矛盾、全球的不满,已经不允许它“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对中国霸凌。现在美国被逼和最铁的几个亲缘国家捆一起,背信弃义坑了蒙在鼓里的法国人。根据皮尤中心的调查,拜登民调支持度仅44%,低于反对的53%,滑落到历史低点。

美国发债过多,国债总额短期暴增高达28.8万亿美元,所谓的“国债上限”已成废纸,一堆财政金融问题难以收场。商务部长雷蒙多着急访华,拜登要求G20会谈,都多次明说了。中国的实力不是“重要”可以说明的,而是达到了一个震撼的程度,看看全球海运价格飙升,商船围着中国抢货就知道了。

拜登政府为了与中国恢复谈判,不得不对中方提出的前置清单作出回应,而且不是慢慢拖着来,而是快速推进避免意外,已经说明了事情的紧急。

中国群众在中秋与国庆期间,意外地看到“归舟”,民心大振、士气大振,是非常自然的反应。科技战线的研发人员更是如此。有段时间是有些郁闷的,研发最强的企业被断供芯片,一时没有办法,还担心美国发动更狠的全面攻击。

但是美国的问题不断暴露,以至于着急谈判,说明攻势也就这样了。道理很简单,既然要和中国谈了,总不能是为了更疯狂地进攻。要那样,直接攻击就好了,何必这么一番表演?

拜登支持率下降,自己也愁啊(图片来源:美联社)

三、美国想和中国谈的其实是“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拜登政府着急上火找中国政府恢复谈判,中国开出条件,拉了清单。现在美国已经解决了其中一项前置条件,后面还有更多,不然白忙活了。因此中美肯定要恢复谈判了。

为何拜登如此着急,其实是奔着一个利好,就是特朗普在2020年初和中国达成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这个协议的性质是,中国愿意大买美国商品,适当让步,坚决保证核心利益;美国打压中国发展的目标没有实现,但是起码经贸利益收获不小。这在当时,普遍认为是特朗普搞高压讹诈的结果,中国顶住了,但是特朗普要去搞大选了,就先不搞了,而是拿阶段成果去帮大选。等连任了,再和中国搞第二阶段协议,继续捞好处。

这个第一阶段协议,要是按现在中美的情势对比,应该不会这么签了。美国病了,中国健康,协议会更平衡一些。对中国来说,贸易是互惠不是让步,当时和特朗普签的也守住了底线,是阶段性胜利,但是给美国的利益可以少一些。拜登政府对第一阶段协议巨大的经贸利益看在眼里,如果能恢复执行,对美国经济帮助不小。

特朗普对连任很有信心,谁也没想到出了疫情,准确命中特朗普大嘴忽悠的弱点。病毒忽悠不了,特朗普凶猛折腾,最后还是“惜败”,真是气疯了,本来拜登毫无机会的。中国又迅速控制疫情,特朗普心态完全崩了,不顾一切报复中国,将中美关系推向了建交后的历史最低点。那个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就等于放那儿没用了。

对拜登来说,他意外当选,但是执政大半年来,情况也不妙。虽然《金融时报》等媒体组织了吹捧,但是拜登老迈能力平庸的弱点不断暴露。阿富汗出了大丑,领导防疫只是比特朗普反科学好点,也不是太行,金融和经济问题靠发债死撑。拜登很需要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来帮助稳定局势,但是如果中美继续较劲,贸易协议签了也等于没有。

中国愿意签第一阶段协议,也不是没条件的:不能一边大做生意,一边疯狂进攻,这说不通。特朗普也是答应了还聊了几句友好,只是后来“疯”了。美国社会也“疯”了,“反中”气氛高涨。因此,拜登需要小心处理,逆着舆论和中国恢复表面上的友好。

个人以为,对中国来说很重要的谈判项目,是对华为的芯片禁令。即使从外交沟通的“潜规则”出发,都完全有充足理由要求美国取消禁令。

就算是特朗普,签第一阶段协议的时候,也没有对华为搞“不许代工”的芯片禁令,没有搞到最狠。后来是疫情崩了,发泄式地对华为下手,算是破罐破摔,因为贸易协议本来就指望不上了。拜登想恢复贸易协议,起码得把特朗普发泄报复的错误改正过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华为的芯片禁令。还这么禁,却想要贸易协议好处,这说不过去了,特朗普都没这么不讲理。

中国把谈判要求提出来,如美方还想沟通,就很难反驳,不能拿一些无耻的官话来顶。拜登如果很想恢复经贸协议,个人以为,确有可能会松一下。例如让华为交一些赎金,批准台积电代工华为芯片,表面上还是有个控制机制,说以后再来看情况禁止。

一段时间以来,大众对芯片制造自研非常关注,热情很高。但是经过普及教育,群众普遍认识到,芯片制造研发很困难,取得突破需要时间。个人以为,政治环境有松动更为可能,华为新手机也许会比预想的更早出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